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問:宗通有的說不通,那像六祖你說,宗通說還不通?
答:有。你看四料簡。宗通說不通。通宗不通教,開口被人笑;通教不通宗,長蟲鑽竹筒;宗教兩俱通,慧日耀天空;宗教兩不通,隨其……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宗說俱通是說與自本性突然相契合,一發一切發。宗說俱通?
答:宗說俱通這個名詞是這麼說的,一個是說通,一個是宗通,兩件事情。要講經的人起碼應該說通,就是你確實能在說上是通達的。這一句話是什麼道理,這經是什麼宗旨,這都講得頭頭是道,一點錯誤都沒有,才叫說通。宗通呢,剛才的迦葉微笑,這就證明。這個證明在《涅槃經》上也有,將來一切經典的解釋權在迦葉,他就是宗通。大家這些說通的人你弄不清楚的話,請教迦葉,是他的心,宗實際就是心,他的心真跟佛的心相通了,他傳的是佛的心印。所以怎麼能夠輕視禪宗呢?禪宗是佛的心印哪,傳佛的心印,佛的心而且是印。但是現在沒有了。我的老師虛老,開悟了。現在還有,圓瑛法師,好,是善知識,他自個兒講了,他有兩次接近開悟,還沒有開悟,但是已經《楞嚴》獨步,還沒有真實的宗通。他說得很清楚,他一次得了之後,非常……,後來告訴師傅,師傅說這境界很好,你不是還希望得這個境界?說,是,我希望還有一次。不好啊,這要著魔啊。你看,你希望別的,當法師,有多少多少門徒,有多少多少供養,蓋什麼樓,那更是魔!就是還希望這清淨的境界再出現,就不好。他就警惕了。果然,後來又來了一次,比前一次還好。他底下說,他因為有很多事情,要弘法度眾生,來不及再繼續努力了,就再也沒有了。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廣結善緣的含義?
答:我回答他兩句《無量壽經》。你這個廣結善緣,究竟是集中一處?還是集中若干處?還是廣結?這個問題不作回答了。我用《無量壽經》的兩句回答他:「假令供養�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有人腳踏兩隻船,就是兼修。
答:兼修是不好,但是你要融合起來。兼修一般指禪淨兼修,禪淨兼修,還有一句話比這句話更嚴格的,就是不贊成的──二門俱破。你對於禪也信不及,對於淨土也信不及,為什麼你要兼修啊?就是覺得必須兩個擱在一起我才保險嘛。那麼這樣一來,對於禪你也信不及,對於淨你也信不及,兩個門都叫你破了,你不是兼修兩個門,你是破了兩個門。因此印光法師竭力提倡,就是修淨土,不管禪。這個對於初機是完全正確的,你搞得個兩門俱破,什麼都不是,這還不如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臨終見佛的時候,是自性佛來迎,不是諸佛遣化身來迎的?
答:都是,這兩種說法一樣。這個名詞叫做什麼呢?叫做自他不二,自和他不是兩個。華盛頓有個人,他是那�佛教會會長,他當時來迎接了,同時他提了個問題:「阿難應該在極樂世界,《無量壽經》他當機。但虛老上了兜率天,看見阿難在兜率天,在兜率內院哪,這是怎麼回事?」這個都是一樣的問題。到了這個境界,他遍一切處,任何地方都可以有我。這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了。我們凡夫呢,站在這兒我就不可能在香港,也不可能在華盛頓,那是凡夫,有來有去啊。如來——《金剛經》說的,《無量壽經》上也有——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沒有來去嘛。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因病予藥,你是什麼病,給你什麼藥。著涼了,喝點薑湯。他已經受熱,都在流鼻血,還給他薑湯?該吃涼藥。所以沒有絕對的,應該吃熱的,還是退熱的,不能太機械了。所以今天大家交談交談,每人談談自己。實在覺得不想談,我們也不勉強。大家絕對的自由,高高興興。我也就隨便談談。
這兩段內容呢,一個就是引出整個的《無量壽經》來了,是一段。昨天的這個呢,蓮池大師第一句話說的就是這個,當人的自性;第二句妙用。有體就有用。妙用── 《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用在那裏呢?就是念佛、往生、持名。《阿彌陀經》全部是持名。《無量壽經》雖然很多很多,但它的願的核心是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最偉大的。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唐佛陀多羅譯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中談佛法
盧榮章一九七六年于多倫多 
各位聽眾,多倫多多元文化電臺華語廣播,今天能夠撥出一節時間,作首次空中談佛法節目,這機會是非常難得,現在向各位介紹一些雖然是很普通的,對一般從來沒有接觸過佛教聽眾認識;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已經有接近三千年歷史,不過在北美洲的時間,只有一個世紀左右,故此對大部份人都感引陌生的;因此有對佛教 解和歧視,也有名義上是佛教徒而不明白佛教的,亦有不是佛教徒想探討佛教哲理而沒有機會的,為甚麼有這些情形出現呢?因為佛教在這裡的推廣不足,現在先要談的幾點,是解釋一般人的 會和猜疑,例加盛載食物的器皿,必先清潔後才使用,否則食物染污,吃下便會生病。接受佛法亦復如此,將先入為主和不正確觀念清除,是必要的•話說回來,今天要說的有下面幾點: 第一佛教不是宗教,佛教在中國流傳久遠,一般人都把民間傳統的神教、和各種迷信習俗,都放進佛教�面,例如燒元寶臘燭、金銀衣紙、符咒占卜、星相風水、拜斗練丹等,都硬加在佛教頭上去。其實這一切和佛教是絕對沒有關係的,佛教是釋迦牟尼的教育,本人研究佛教多年,雖然不敢自認是大通家,但是對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曾經涉獵過的,在中國歷代高僧的著述中,數目亦不少,所有文獻的內容,都是沒有上面民間迷信習俗等述及的一切,同時佛在經中,處處告誡弟子們,不可以邪命為活,上面民間迷信習俗等述及的、都屬於邪命一類,所以佛教不是一般迷信的宗教。 第二 佛教不是消極避世的,許多文化上有問題的人,認為信佛的讀經知研究佛法,是一種消極避世行動,其實是絕對不一樣,佛教精神所在、是利他為大前題的•譬如有人溺在海裡,你雖然有心救人,如果不懂游泳,怎樣做呢?只有先熟習游泳和拯溺方法 •佛教徒讀經知研究佛法亦是一樣,是利他的準備呵!其實讀經不單是佛教徒如此,其他宗教的修士,何嘗不是先到神學院去攻讀,然後才出來傳教呢?佛教積極救世精神,是最澈底的,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一種積極大無畏的表現。 第三 佛教是正信不是迷信,許多人一提起佛教,就說是迷信•其實佛教絕對不是迷信,佛教是要我們反迷就悟,轉愚成智,面對現實,改造生活環境,用平等慈悲愛心,去安慰勉勵他人•這些都是依靠我們各人自己力量和智慧,並不是祈求鬼神們來施恩惠的,今日社會文明進步,全是人類智慧和力量造成,這算是迷信嗎?佛教是信仰自力主義和主張解行一致的宗教,怎可以說是迷信哩! 第四 佛教與國家, 解佛教的人,以為佛教徒不從事生產,便肯定他們對國家沒有貢獻 •其實這是似是而非吧!佛教中除了出家的和尚尼姑,衪們的專職是擔任傳教工作,而在家的信徒,都是從事社會中士農工商各階層人士,如何可以說對國家沒有貢獻呢?佛教我們要報恩,第一種就是國恩,因為國家保衛我們的生命和財產,維持社會秩序和良好風氣等,所以一個真正的佛教徒,是愛國和守法的公民。 第五 佛教與科學,有人以為今日社會文明,是拜科學發達造成,難道佛教可以拿來和科學相提並論嗎?不錯,社會中物質文明發達,確大部份是與科學有關係,但科學主義是有廣有狹的,狹義是指化學、物理、生物、醫學等每一學科,廣義方面說;凡是有系統條理的學問,亦可以稱為科學,是包括政治、社會、經濟、歷史、宗教、地理等等•研究科的精神,在乎純粹客觀不襯帶情感,著重分析和實驗的正確結論。在佛經的翻譯,是絕對科學化的,唐朝時候翻譯的佛經,一個翻譯場所,有多至一千人,其中分開主譯、譯語、筆受、証義、潤文多種職位和部門,所以一本佛經的譯成,幾經考訂,雖微小地方,亦不會放過;同時每本佛經開始的時候,都有說明何時、何地、何人、何事等等,作為考據的,這些事實,難道不是科學化嗎? 第六 佛是一個人,有歷史根據的,在世界百科全書,有關偉人記載中的第一位,不是先知告訴我們的,在中國傳統多神教中,是神佛不分,老是混淆不清的,因此在這�清楚說明,佛是由人修養和實踐才成的,道德人格臻於戶圓滿,智慧學問亦啟發至最高峰的人,便稱為佛,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佛。 今天可以說是空中談佛法的開場白,下次節目時間再說,祝褔各位身心健康,二六吉祥!
120x90_buddhawaynet.gif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二講 第八識頌 一 首頌詮釋 第八阿賴耶識,是八個識中最重要的一個識。它是前七識的根本 (前七識由第八識的種子生起) ,也是宇宙萬法的本源。這宇宙萬法本源作何解釋? 原來第八識攝持萬法種子,在「因能變」時,種子生起第八識; 在「果能變」 前七識相繼生起,八識識體各各生起相、見二分。而第八識的見分,是識體「能認識」的功能,它所認識的物件就是相分。第八識所緣的相分,是「根身、器界、種子」 ,根身就是有情的肉體,第八識「攝為自體]; 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質世界,第八識「領以為境」; 種子就是能生起萬法的功能 (可以說就是一種能量) ,第八識「持令不失」。由第八識的種子「起現行」生起萬法,這時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器界」,人生就是含有心識的「根身」,所以才說第八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這些、在下一節還會講到,於此先詮釋第一頌,頌文是: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了四個主題,就是第八識的性別、相應心所、界地定位,及它的理證。茲分述如下: 一、性別: 第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中,它是屬於「無記」,無記有兩種,一種是有煩惱心所覆蓋,使之成為染汙識,如第七識。一種是無煩惱心所覆蓋,單純的無記性,就是第八識。第八識何以必須是無記性呢? 因為「冰炭不同爐、薰蕕不同器。」善、惡相違而不能相容。第八識含藏萬法種子,如果第八識性善,則不容納惡種子; 如果性惡,則不能容納善種子。必須是平等的中庸無記,才能兼蓄並容,統納一切善惡種子。 二、相應:相應就是相應心所,在八個識中,第八識的相應心所最少,只有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它是「周遍而行」,通於一切識、一切時、一切性、一切地,所以五遍行心所與第八識相應。而且於五遍行的受心所,三受之中也只有與第八識相應,而苦受樂受不與第八識相應。因為苦樂二受容易轉變,不是一性連續,而捨受卻是「性不變遷、相續不斷」,所以與第八識相應。再者、因為第八識的活動是一類相續,行相微細難知,無以分別其順違的境界,而苦樂二受 (或加憂喜二受) 行相粗顯,亦是不能與第八識相應的原因。同時第八識為末那識所緣之境,它「�轉如瀑流」,一類相續,而苦樂等受有轉變、有中斷,此亦為不能與第八心王相應的原因。以上就是「性唯無覆五遍行]一句的詮釋。 三、界地:此指「界地隨他業力生」句。界是三界、地是九地。「由他業力生」句,他是指前六識。第八識本身並不造業,前六識以其思心所的作用,支配著身體、語言,造作下身、語、意三種業。業的性質又分為善、惡、無記三性,善業召感未來的樂果,惡業召感未來的苦果,無記業不感果。而或善或惡的業種子,就含藏在第八識中,到業因成熟,眾緣具足,就是第八識受報的時候了。 第八識又名異熟識,舊譯為果報識,它是三界有情所招感的總報體。換言之,它是業力寄託的所在,也是生死輪迴的主體。它以善惡業力的牽引,輪迴於三界九地(此中即包括六道在內),所以界地由他業力生也。 四、理證: 理證是指「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二句。第八阿賴耶識,行相深隱幽微,不但世間凡夫不能瞭解,即二乘聖者也難以通達。因為佛陀住世說法時代,只說到生滅無常的前六識,不曾說六識之後還有個執持自我的末那識,也不曾說末那識之後、還有個一類相續,含藏萬法種子,執持根身器界的阿賴耶識。因此小乘行者不知道有個阿賴耶識的存在。當初佛陀在說 <阿含經> 時,何以不對二乘行者直說阿賴耶識呢? 這在 <解深密經> 中如下說明:「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識、就是阿賴耶識的異名。 因為佛陀住世時代、不曾說過此識,所以二乘行者迷惑執著,不承認此識的存在,以此引起大小乘論師的諍論也。 二 次頌詮釋 次頌的四句頌文是: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在這首頌文中,包括著第八識的體相、依緣、業用三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體相: 阿賴耶識,華譯為藏識,此識有「三藏」之義,即能藏、所藏、執藏: 1、能藏: 能藏是能持的意思,猶如倉庫,能藏一切米麥糧食。無始以來,有情所作一切善惡之業的種子,唯有此識能為儲藏,此約其持種一面而說。 2、所藏: 所藏是所依的意思,猶如倉庫,為米麥之所依。此識是一切善染法所依處處,故名所藏,此約受識一面而說。 3、執藏: 執是堅守不捨的意思,猶如米麥糧食為農家所堅守。此識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我,故第七末那為能執,第八阿賴耶為所執,故名執藏。 二、依緣:「浩浩三藏不可窮」者,喻此識如汪洋大海,浩翰無涯,不可窮盡。藏識如如海,淵深不可測; 而色、聲、香、味、觸、法諸境如風,境風鼓動,生起七識波浪。即所謂「淵深七浪境如風」也。這比喻我人的前七識,為外境所轉,起惑造業。 <楞嚴經> 有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三、業用: 業用,是指此識的作用。此識的作用,大概來說可分別為五種,即受熏、持種、內變根身、外變器界,以及「去後來先作主公」。也就是第三、四句頌文[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茲分述如下: 1、受薰: 受薰、就是接受薰習。關於薰習,見本文第五講,即七轉識是能薰,第八識是所薰——接受七轉識薰習的受薰體。受薰體有它一定的條件, <攝大乘論>中立有「所薰四義」,即一者堅住性,受薰體要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二者無記性,即受薰體性是無記,法體平等,不分善惡都能接納。三者可薰性,受薰體性非堅密,有隙可乘。四者與能薰共和合性,即能薰與受薰之間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在八個識中,只有阿賴耶識具備以上四個條件,所以可作受薰體。 同時,在 <成唯識論> 中也立有「能薰四義」,於此附帶一述。所謂能薰者,指的是變動不居的前七識。能薰者也要具備四個條件,即一者有生滅,有生滅變化方有作用,有作用方能薰習種子。二者有勝用,勝用就是作用力強,此有二種,一者是能緣的勢用,這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無此作用; 二者是強盛的勢用,是「作意籌度」的作用。三者有增滅,其強盛的作用力高下不定,可增可減,方能發揮其作用。四者與所薰和合性,即能薰與所薰同時同處,和合相應。 2、持種: 持種就是攝持種子,「種子生現行」的種子,是能藏 (能持) ,「現行薰種子」,就是所藏 (所持) 。這是指第八識攝持萬法種子而說的。 3、內變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識中的色法種子所變現。原來第八識所緣的,是根身、種子、器界三類色法,種子是識中的潛勢力 (潛在的能量) ,根身、器界是從這潛勢力變現出來的。種子何以能內變根身、外變器界?原來阿賴耶識能變現出四種功能,即堅實的功能,流潤的功能,炎熱的功能,飄動的功能。由這四種功能集體發生作用,使我感覺到有物形體的存在。由於四種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顯示出各種不同密度的物質。其實以上四卻種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風四種物性主觀上的感覺,地大雖然有堅實 (質礙性) 的功能,但它是眾多極微所聚的假有,根本不是實質。 4、外變器界: 器界即物質世界,佛經上稱之為器世間,此亦第八識色法種子所變現,如上節所述。 5、去後來先作主公:第八識是無始以來、無終以後,一直存在。它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所謂去後來先者,指一期生命的開始與結束而言。此識是有情業力寄託的所在,是生死輪迴的主體,是三界的總報主。它在三界六道的生命之流�,頭出頭沒,不知凡幾。每當一期生命結束的時候,前七識的功能隱沒,不起現行,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至此命根即不存在,生命宣告結束。 <雜寶藏經> 有偈以明六道差別,偈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來先者,當第八識離開肉體,成為中陰身時,無明種子仍一念執著,蠢蠢欲動,以其過去業力之牽引,於冥□中遙見一片光明——淫光,與其有父母緣者正在行淫。 <瑜伽師地論> 卷一稱:「、、、、、、父母及子有相感業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時,心即顛倒,若是男者於母生愛於父生憎,若是女者於父生愛於母生憎,於過去生所造諸業,而起妄想作邪解心、、、、、、其時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應知受胎名羯羅藍。] 生命的開始,是由男女精子卵子結合、成為受精卵的一剎那,即「納識成胎]。 此即所謂「來先」 ,去後來先作主公,即是說明此識是生死輪迴的主體。 三 末頌詮釋 第八識頌的末一頌,是頌第八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由有漏的第八識,轉成無以漏的大圓鏡智。此四句頌文是: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這四句頌文,可分為四段來講,即三位轉捨,智力斷障,轉依、果德,分述如下: 一、第八識體,由凡夫到成佛,歷經長時,要經過染淨三個位次,三位名稱是: 1、我愛執藏現行位: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實我」,而起我愛執著。於此、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故第八識又名「我愛執藏」。由凡夫、二乘有學位、及七地以前菩薩,全為此位所攝。二乘無學修到無學位,菩薩修到八地,俱生我執斷時,才捨去藏識之名,稱為異熟識。此即「不動地前才舍藏」。 2、異熟業果位: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因為它是善惡的異熟業所招感的異熟果,所以第八識有異熟識之名。由凡夫到二乘無學位聖者,大乘十地菩薩,全是此位所攝。必須到十地菩薩滿心,即金剛道現前,一剎那間,永斷世間二障種子,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此時捨去異熟之名,而稱為阿陀那識,此即金剛道後異熟空。 3、相續執持位: 證得佛果的第八識,至無終盡期,都名阿陀那識。這是無上轉依的清淨位,純粹是至善無漏的識體故唯在佛果位才有。 再明白一點說,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學位、大乘七地菩薩,阿賴耶、異熟、阿陀那三名具備; 二乘無學位,八地以上菩薩,已捨去阿賴耶識名稱,只剩下異熟識及阿陀那識二名; 到究竟佛果位,異熟一名也捨去,就只稱阿陀那識了。 二、智力斷障: 菩薩以智慧斷除執障,有其次第,初地只能斷除分別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到七地才能斷除俱生我執,而微細的俱生法執猶在,唯有到十地滿心,才永斷二障種子,轉識成智。 三、轉依:轉依二字,轉者轉捨、也是轉得,依是所依。即是轉捨去第八識中的二障種子,轉得菩提與涅槃二勝果,而所轉捨的二障種子,與所轉得的菩提與涅槃二妙勝果,都是以第八識為所依,故稱轉依。亦即是修行菩薩,到十地滿心,於金剛喻定現前之際,剎那之間,二障種子斷盡無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而清淨的無垢識亦同時生起,與大圓鏡智相應,即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四、果德: 大圓鏡智,具足佛果功德,一者證得萬法平等實相,離諸分別; 二者所緣行相,微細難知; 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四者性離染,淨德依持,五者現身土影,盡未來際; 六者如大圓鏡,現眾色相。以此鏡智,普照十方塵剎。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第八識境、量、性、界總表: ┌——境 ├——量——現量├——三性——無覆無記├——界地——欲、色、無色三界 (隨他業力生)├——相應心所——遍行五├——依緣——根 (以末那識為俱有依) 、境 (以根身、器界、種子為所緣境 第八識—┤ ) 、作意、種子依,共四緣├——體相——浩浩三藏不可窮├——業用——受薰,攝持種子、根身、器界,業力寄託、輪迴主體├——斷惑——不動地前 (遠行地) 俱生我執已斷,捨去藏識之名│ 金剛道後,俱生法執永斷,不感生死,空去異熟識之名。至此轉成「大 │ 圓鏡智」└——果用——圓明普照於十方世界,微塵剎土
120x90_buddhawaynet.gif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一講 第七識頌 一 首頌詮釋 第七識即末那識,末那是梵語的音譯,義譯為「意」,但恐與第六意識混淆,故保留末那原音。此識是第六意識之根,意識以末那為俱有依。何以第六名識,而末那名意呢?因為此識任運�審思量,執著第八識的見分為自我。〈成唯識論〉卷五曰:「�審思量,正名為意。」 〈八識規矩頌〉的第七識頌,首頌頌文如下: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四句頌文,包括四個主題,即所緣、性別、識量、相應,茲分述如下: 1、所緣:「帶質有覆通情本」一句,是說明末那所緣之境,即其識性。在第六講中說到三境,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而第七識所緣的境,就是帶質境。帶質境的意義,是心識不能如實認知此境,這在三量中就成為非量。 第七末那勢所緣的境,只是帶質境一種(不通於三境),它是以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境,即是托第八識的本質境,變起自心中的相分,作為自己的所緣,所以名為帶質境。換句話說,第七識的見分是能緣之心,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之境。七八識見分均為實種所生,稱為「真帶質」,所謂:「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由七、八兩識的見分生出一個相分,此即所謂「通情本」。此帶質境通於第七識的能緣之心,此能緣心�起執著,即是妄情;又通於第八識見分,是所緣之境,此境是實種所生,自有其本質。此境以常似一之相配合,生出中間的相分,所以叫做「真帶質」。 2、有覆:有覆二字,是明此識的性別。識性分為三類,即善、不善、無記,而此末那識在三性之中,是屬於無記性。無記性又分兩種,稱「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無覆無記,是說識性既非順益,又非違損,非善非不善,長保其中庸之性,無可記別。在八個識中、唯有第八識是無覆無記。而第七識,雖然也是非善非不善的中庸性,無奈它為「四惑」——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種根本煩惱所覆蓋,隱藏了它真實的義相,致令它辨別不清,幻起「我相」的錯覺。此外又有八大隨煩惱和它相應,使它成為一個染汙識,由於此識的污染,連帶前六識也受到它的影響。 3、識量:「隨緣執我量為非」一句,指的是此識的識量——即現量、比量、非量的量。末那以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之境,它於所緣境上虛妄生起一個我相,並且「�審思量」,執持不捨。而第八識的見分並不是常、主宰之我,這是末那的錯覺,所以在三量上屬於非量。至於「隨緣執我」四字,末那識的作用,是隨著因緣「任運而轉」,不假外力,所以是隨緣執我。 4、相應:相應,指與末那識相應的心所。與末那相應的心所有十八個,就是頌文所稱:「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即是八大隨煩惱心所,五遍行心所,四個根本煩惱心所-貪、癡、慢、見、再加一個五別境中的慧心所。為什麼這十八個心所與之相應呢?因為愛著於我,故有我貪;迷戀於我,故有我癡;執著於我,故有我見;依持於我,故有我慢。八個大隨煩惱,遍及於一切染心;五個遍行心所,遍及於一切心、性、時、地,而染慧生起,分別計度,所以都與第七末那相應。 心所有法共五十一個,何以除此十八個外,其餘三十三個心所全不與末那識相應呢?因為末那識性唯無記,並不是不善性,所以兩個屬於不善的中隨煩惱不與相應。末那行相微細,而十個行相猛利的小隨煩惱也不與之相應。末那唯緣現在境,它沒有希望、不印持決定、也不憶念過去,也不須定境,所以別境中的欲、勝解、念、定、四心所不與之相應。 末那識唯執著自我,愛戀自我,故沒有嗔心所。末那唯執我見,所以無疑心所。末那性染,故不與十一善心所相應。末那不造善惡業,故無追悔心所。末那不緣外境,不感身心重昧,故無睡眠心所。末那於意言境(意之所思)不起推度,故無尋、伺心所。 二 次頌詮釋 第七識頌的次頌,四句頌文是: �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三個主題,即是行相、業用、作依。分述如下: 5、行相:首句「�審思量我相隨」,是明末那的體性及行相。〈唯識三十頌〉頌文: 「思量為性相」,意思是說末那以思量為性,以思量為相。不過認真的說,思量只是末那的行相(末那識見分的行相)。末那識的體性,微細難知,舉用顯體,就說末那是「思量為性相」了。 思量又名意,往寬泛的地方說,八個識皆可稱意,皆有思量。但以作用殊勝說,只有末那識稱思量。八個識的思量作用,有下列四種分別: 1、�而非審的思量,此指第八識,第八識無始以來,�時相續,而不審察。 2、審而非�的思量,此指第六識,第六識有思量作用,但有時中斷。 3、非�非審的思量,此指前五識,前五識既不�常,也不審察。 4、既�又審的思量,此指第七識,第七識�時相續,且審察思量。 由上看來,唯有第七識是「�審思量」。它思量什麼呢?它一味執取我相,從不暫捨。而我相,又有人我相與法我相的分別。人我相,就是執著於有情的生命體為實我;法我相,是於世間仗因托緣生起諸法上,執為實法。或問,末那識所執的我相,是人我執呢?還是法我執?據唯識學理論,是二執俱通的。因為第七末那識不瞭解阿賴耶識也是因緣生起的假法,以阿賴耶識執持根身、器界,故執我法為實有。護法論師曰:「五八無法亦無人,六七二識甚均平。」是指五識八識無我法二執,六識七識有我法二執。 6、業用:頌文「有情日夜鎮昏迷」句,是指末那的業用。有情,是指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各有八識,各以末那識執著自我。以執自我故,便有了彼、有了他,就有疆界與分別。為了自我的生存、享受,則衣食財產,名譽地位,貪得無厭,攫取追求。甚而為了保護自我的利益,不惜損人利己,鬥爭不已。這一切,不全是以執著自我而沈醉昏迷嗎?有情日夜鎮昏迷著,日夜表示生死,鎮是常的意思。一切眾生,沈迷於生死苦海,無以自拔者,皆以有我執之故也。 7、作依:作依,是指第七末那,為第六識的染淨依。頌文:「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四惑,是我貪、我癡、我見、我慢,八大,是八個大隨煩惱心所。四惑八大相應而起,就使這個本是中庸無記的末那識成為染汙識,所以末那號稱「染汙意」。 在唯識學上,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本識,前七識通稱轉識,因為前七識都是由本識轉變生起之故。前七識雖然同稱轉識,但彼此間又有相生為依的關係。如第六識以第七末那(意根)為所依,第六意識得以生起。前五識又以意識為所依(分別依),前五識得以生起。因此,前七識對本識而言,稱七轉識;前六識對末那識而言,稱六轉識,這是約前六的染淨轉易而說的。因為前六識的轉染轉淨,全受末那識為影響故也。 三 末頌詮釋 第七識頌文的末頌,是頌第七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由有漏的第七識,轉成無漏的平等性智。頌文全文是: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三個主題,即智力、轉依、果德,茲分述如下: 8、智力:是末那識在修行階位中,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的情形。「極喜初心」四字,極喜是十地中初地歡喜地的異稱,初心是登入初地入心。修唯識行,至初地入心,此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已斷,第六識由此際初轉為下品的妙觀察智,而末那識亦由此際轉為下品的平等性智。此即所謂:「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六、七二識在登入初地已開始轉識成智,而五、八二識必須到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無間道之後,才轉為成所智和大圓鏡智。末那識在修行位次中有三個位次,曰生我見相應位,法我見相應位,平等性智相應位。1)生我見相應位,又稱人我見相應位,凡夫、二乘有學、或七地以前菩薩,以有漏的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執持為我,此時稱生我見相應位。2)法我見相應位,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的菩薩,在法空智未現前時,末那識見分緣第八異熟識,法我執尚未斷除,此時稱法我見相應位。 3)平等性智相應位,修行菩薩於登地後的見道位、修道位上,法空智果現前時,平等性智生起,稱平等性智相應位,以至於證得佛果,亦為此位所攝。以上三位,前二位是有漏,後一位是無漏。有漏位中,第一位是染汙位,第二位是無染位。 9、轉依:「無功用行我�摧」,無功用行,指第八地。第七識為第六識之根,第六識為第七識所發之識,在見道位前的資糧位、加行位上,以第六識的聞、思、修三慧,修習生、法二空的觀智,對於第六識分別起的我法二執,盡力伏滅。到初地入心,始契合二空,見道證理,這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已滅,證得妙觀察智。而第七識亦藉著第六識斷執的力用,來阻礙自心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現行(第七識無分別起的我法二執),以此生起無漏的體性,轉為下品的平等性智。但這只是第一番轉,此後仍須藉第六識的推動力,續作二空觀。而俱生我執非常頑強,由初地到七地所修的觀行,不是「任運而轉」,仍屬於有功用行。也就是行者入觀時,無漏智現前,使俱生我執受到壓制,但出觀後無漏智不能相續,我執又生。必須至第八不動地,其時觀行任運而轉,自然發生作用,無漏的生空觀智,即�時無間斷現行,俱生我執永伏不起,即「無功用行我�摧」,此際就轉為中品的平等性智,也就是第二番轉。在此以後,仍須藉著第六識的綿密觀察,再來伏滅俱生法執,進而斷所知障。一直到證得佛果的究竟位,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現行俱盡,這時平等性智轉為上品,才算圓滿。 10、果德:此「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二句,是指平等性智的妙用。菩薩證得平等性智,瞭解自他不二,為大悲心所驅使,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度他眾生。進而隨順所應度化的機宜,示現各種不同的身相和國土,為十地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 如來、指證覺的佛陀,如來所示現的身相,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三種。自性身又名法身,為一切諸法自性的本體,真常不變,無生無滅,而為受用、變化二身之所依止。 〈成唯識論〉曰: 「自性身者,謂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淨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於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量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常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性智,示現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身名受用身。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所作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以上三身,如來以他受用身,為十地菩薩示現。如來現起的他受用身,何以獨被機於十地菩薩呢,因為地前行者沒有證得真如,仍有人相在,是佛變身度化的物件,要到十地菩薩地位,才能見到如來的受用身。 【附 錄】相關名相表解 1、第七識境量界地等總表: 境-真帶質境。 量-非量。 三性-有覆無記 界地-欲界、色界、無色界。 相應心所-遍行五、別境一(慧)、善十一、根本煩惱四(貪、癡、慢、我見)、大隨煩惱八,共十八心所。 第七識 依緣-根(末那依阿賴耶為根據)、境(阿賴耶見分)、作意、根子依,共四緣。 體相-�審思量,執著自我 業用-為前六轉識染淨之依。 斷惑-極喜地初心,俱生我法二執初伏,初轉下品平等性智。到第七遠行地後(八九十地),俱生我執永斷,轉中品平等性智。金剛喻定現前,俱生法執永斷,轉為上品平等性智。 果用-現起他受用身,以十地菩薩為所被機而教化之。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 首頌詮釋 第六識,在八個識中,是作用最為明顯、最強銳的一個。前五種感覺官的見聞覺知,全由第六識來瞭解分別; 善惡的造作,是非的分辨,美醜的觀感,自他的爭執,全是第六識的作用。所以,第六識可以說是我人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 前五識依於五淨色根,所依的是色 (物質) 法之根; 第六識依於意根 (第七末那識) ,依的是心 (精神) 法之根。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五種色境,是現量、性境,第六識緣法境 (宇宙萬法) ,通於三境、三量、三性、三受,且於緣法境時,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三時。於此,我們來看第六識頌首頌的頌文: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分配之。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五個主題,即是第六識的性別、識量、緣境、界地、相應,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一、性別: 性別,指的是善、惡、無記三性。第六識作用範圍寬乏,通於善、惡、無記三性,當心識生起,一念濟世利人之心生起,十一個善心所與之相應,則為善法; 如一念損人利己之心生起,二十六個煩惱心所與之相應,則為惡法。如獨頭意識作意籌度,或利人或利己,亦通於善惡,如獨頭意識任由意念遊走,既無有益人群之心,亦無謀己私利之意,就成為無記法。 二、識量: 識量有三,曰現量、比量、非量,見第七講。前五量唯是現量,第六識五俱意識初起,第一剎那是現量,第二念即墮入比量。獨頭意識中的定位意識是現量,夢中意識是非量,散位意識通於三量。 三、緣境: 心識緣境,境有三類,曰性境、獨影境、帶質境,見第七講。前五識唯緣性境,第六識通於三境。以上為首句「三性三量通三境」的說明。 四、界地:界地,是解釋「三界輪時易可知」一句。三界即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隸有九地,見第七講。三界是有情業力招感的依報,意識行入相粗顯,遠非他識可及。雖然前五識能增強意識造業作用,但實際上牽引果報體受報的,仍是由第六識負責。意識通於三界,若造作五趣雜業,則業力寄託的果報體 (第八識) 就落欲果; 若造作四禪定業,果報體即落入色界;若造作四空定業,則落入無色界。果報識在三界輪迴,以造作的業力而定。所以鑒因知果,事先便有跡象可尋,此即是「三界輪時亦易可知」也。 五、相應: 此指的是「王所相應」,即是心王與心所相應的情形。心王有八個,心所有五十一個,在八個心王中,唯一與五十一個心所全體相應的,只有第六識。 王所相應,並不是心王與全體相應的心所同時生起,而是視臨時的情況,一部分心所生起與之相應。如以第六識來說,第六識生起,遍行心所是必然生起的,別境則繼遍行心之後,視特殊情況,需要某一心所,某一心所生起。善與煩惱心所,亦視情況需要,如果一念善心生起,十一個善心所與之相應,完成意識所要作的善行。相反的,如果一念不善心生起,則無慚、無愧兩個中隨煩惱心所,忿、恨、覆、惱、害、嫉、慳七個小隨煩惱心所,及根本煩惱的嗔心所,共計十個心所與之相應,視需要而生起。如果意識接觸不善和有覆無記境而生起活動,這時根本煩惱中的貪、癡、慢、疑、不正見五個心所,小隨煩惱中的諂、害、驕三個心所,和八個大隨煩惱心所,一共十六個心所與之相應,視需要而生起,完成意識所要作的惡業、及有覆無記。有覆無記、是無記的一種,其性染汙,覆障聖道,染汙心識,而其勢用力弱,不能引生異熟果,故稱有覆無記。至於不善法,以其勢用強,可招感異熟果,故不稱為有覆無記。 如果以上善、煩惱心所全不與第六識相應,或相應後退出,這時唯有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與第六識相應。以上善、煩惱兩類心所,體性相違,決不能同時生起。至於兩類心所自類之間,十一個善心所體性相順,所以可能同時生起;至於煩惱心所,是否俱起或不俱起,則不一定,要看當時情形,有的可俱起,如無明 (癡心所) 與八大隨煩惱心所,可與一切惡心所俱起;至於貪與嗔,慢與疑,疑與見,不同時俱起;十個小隨煩惱心所,因為它們互相相望,彼此行相互相乖違,所以不能同時生起。至於兩個中隨煩惱,僅能與小隨煩惱中的忿、恨、惱、嫉、慳、害、驕七個心所同時生起,而不能普遍與一切染心所及有覆無記性相應。至於五遍行、五別境、及四不定心所,本身沒有善惡的屬性,是隨著善、惡、無記三種心性,其體也就成為或善或惡或不定性,所以可以與善、煩惱心所同時生起。 二 次頌詮釋 第六識的第二首頌文,是: 性界受三�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第六識的行相、業用兩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行相:意識的活動,範圍廣泛,千頭萬緒。因此、它隨時變易,來應付各種不同的境界。頌文中首句「性界受三�轉易」,性,是善、惡、無記三性,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受是苦受、樂受、捨受三受,或加憂喜二受成為五受。第六識在活動時,有時是善心生起,有時是惡心生起,有時是無記心生起。當善心生起之際,也會忽然轉變為不善心或無記心。而不善心生起之際,也會忽然轉變為善心或無記心。 第六識在活動時,欲界眾生,有時也會生起色界、無色界之心,如欲界眾生修四禪定,在定境中就生起色界之心。若欲界眾生修四空定,在定境中就生起無色界心。在定境中是如此,但在出定之後,仍然生起欲界心。色界眾生如修四空定,在境中也可生起無色界心,而出定後仍是色界之心。如天臺宗的「一念三千」,我人一念之中具足十法界,所以一念之中也可在三界中轉易也。 受者三受,即苦、樂、無記三受,若加上憂、喜二受,稱為五受。這五種受,在第六識活動時也是不斷的變易,這要看當時所緣的境而定。因為受是一種領納作用,其所領納的是當前的現量境 (憂喜通於三時) ,隨著境的轉變,苦樂憂喜捨之受、自然也隨轉變。所謂「心隨境轉」,就是這個意思。 頌文次句「根隨信等總相連」,根是六種根本煩惱,隨是二十種大、中、小隨煩惱,信是十一種善心所。第六識念念生滅,五十一個相應心所,隨著心王之性別相應生起。如果識是善性,信等十一個善心所與之相應,如果識是不善或無記性,則貪等煩惱心所、或遍行、別境等心所與之相應。這三性的轉易,心王與心所互相牽連,協同造作,造作的後果就是業。 二、業用: 頌文「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牽。」由於善、不善、無記心所與第六識相應,造作了善惡之業。而業有三種,稱身業、語業、意業。三業之中,以意業為主導,身體的動作,口中的語言,全是受意識的支配。若認真的說,意業是以思心所為主導。思心所要經過三個程式,即是: 1、審慮思: 塵境當前,思心所繼想心所之後,先作一番籌度思量的工作,以審察應如何應付。 2、決定思: 經過籌度,已有所決定。 3、動發勝思: 此即是於決定之後,付之於行動。所謂行動,即是由身、語二者去執行。 於此,若第六識一念起善,則有身語的善行善語; 若一念起惡,則有身語的惡行惡語,身語二者之行為,全是第六識推動引發,第六識作用強銳,所以稱它「動身發語獨為最」。 最後「引滿能招業力牽」句,身語意三業,能招引滿二種業果,牽引八識受生死輪迴之苦。引業、是起始之業,就是引導牽引。與第六識相應的思心所、造作的強有力的善惡業,熏習所成的業種子,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中,到了業力成熟時,能牽引第八識在五趣 (或六道) 中,感受一期相續不斷苦樂總報體——即是在某一道中的一期生命體。滿業、可說是業的究竟,這是缺乏推理作用、又不能發潤的前五識相應的思心所所造的善惡業,此業亦是由第六識所引起,但不如引業之思強而有力,故其造成的業力非常薄弱,此種薄弱業力熏成的業種子,含藏在阿賴耶識中,到了業力成熟時,能招感五趣總報的別報。 總報,是眾生生命體之報,如生於人趣,則彼此之人類,受同一人界之果報,名為總報; 如同為人趣,六根有好醜,壽命有長短,種種差別,名為別報。於此附帶解釋正報依報,眾生的身心——生命體,是正報; 生命體所依止的身外之物,如世界國土,房舍器物,衣服飲食,是依報。 三 末頌詮釋 第六識頌的第三首、即末四句頌文,是頌第六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的修習程式。這首頌文是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在這四句頌文中,也有兩個主題,一者智力,二者轉依。分述如下: 一、智力:智力,是以修習無漏之智,證得出世聖果。首句一頌文中的「初心」、是在修習過程中,歷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初登十地中的初地入心,至此始入見道位,己斷分別起的我法二執,能自利利他,生大歡喜,故初地名歡喜地。入歡喜地,妙觀察智已開始發起,故頌文曰:「發起初心歡喜地」。 唯此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雖斷,而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未能斷除,所以在入觀位的時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不起,但在出觀位時,有漏識依然生起,還不能做到無漏一味相續,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仍不時現前,故稱「俱生猶自現纏眠]。纏眠,為煩惱的異名,亦作現行解,眠即隨眠,又稱種子,俱生二執種子現行,即「現纏眠」也。以俱生二執未斷,所以第六識所轉的妙觀察智,仍是下品的妙觀察智。古德云: 初地下品轉,八地中品轉,等覺上品轉。 二、轉依:此指「遠行地後成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遠行地,即十地中的第七地,遠行地後,指的是八九十地,修行至八地,轉為中品妙觀察智,猶未至最極,直到十地滿心,方轉為上品,故曰圓明。在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大圓鏡智現起,這就是究竟位。在究竟位中,諸漏永盡,性淨圓明,到此位時,第六識方純淨無漏,即轉成妙觀察智,而圓明普照於大千世界矣。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第六識境、量、性、界等總表: ┌——境——通於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境├——量——通於現量、比量、非量三量├——三性——通於善、惡、無記三性├——界地——通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相應心所——五十一個心所全部與之相應├——依緣——依境、作意、染淨依、根本依、種子依五緣第六識—┼——體相——隨念分別、計度分別、自性分別├——業用——動身發語,造引滿美,招輪迴三界果報,三性、五受變易├——斷惑——資糧位中,漸伏我、法二執種子現行│ 見道位中,分別起的我法二執種子斷滅,在初地中轉為下品妙觀察智、 │ 修道位中,伏斷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現行種子│ 遠行地後,俱生起的我執種子斷滅,成純無漏│ 等覺位,俱生起的法執種子斷滅,轉為妙觀察智└——果用——智照大千內眾生機宜,隨應說法。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首頌詮釋 <八識規矩頌> 講記,為了解釋頌文中許多專用名詞,佔用了八次的時間。但是以往的時間並沒有浪費,如果我們已經瞭解講過的名詞,現在來讀頌文,大半的涵義都能讀得懂了。由這一講開始,進入十二首頌文的講解,現在先講前五識頌。 八識規矩頌頌文的組織,十二首頌文分為四章,分別為前五識頌、第六識頌、第七識頌、第八識頌。每章頌文三首十二句,前八句頌凡夫位,後四句頌聖賢位。現在來分析前五識頌,在凡夫位的八句頌文中,前四句分為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五個主題,後四句分為依緣、業用兩個主題; 在聖賢位的四句頌文中,包括智力、轉依、果德三個主題。現在先看前四句頌文: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 在首頌四句頌文中,包括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五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緣境: 性境,是三境之一。經云:「法不孤起」,又說:「心因境有」。心識生起,要因緣具足,而境,就是四緣中的所緣緣。境有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前五識所緣的,只是性境,不緣獨影境和帶質境。因為前五識是感覺器官,只緣「色法」,不緣「心法」。色法,是第八識中實種所生,有實體之相,且得境之自相者。此如鏡之鑒物,故為性境。 二、識量: 量指三量——現量、比量、非量。五識緣境,是根、境對照而生識 (即五遍行心所的觸,觸者三和。) 這是直接感覺,初一剎那,無籌度心,不帶名言,所以是現量而非比量; 到墮入第二念,種種分別生起 (即第六識五俱意識生起),這時就有比量和非量了。 三、性別:性別是指善、惡、無記三性,心王生起,與善心所相應者,就是善; 與煩惱心所相應者,就是惡;與善或煩惱心所均不相應者,就是無記。五識是感覺器,本來沒有善惡,但以第六識的五俱意識與之俱起,五俱意識隨著前五識緣境而瞭解分別,因而善或煩惱心所與之相應,或善、煩惱不起一而是無記,這時前五識隨著第六識的行動,亦就通於三性了。以上三項,就是首句「性境現量通三性」的解釋。 四、界地:界地,指的是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九地,是欲界的五趣雜居地; 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我們所依託、生存的世界,是欲界、五趣雜居地。欲界的範圍,上有六欲天——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大梵天,中有人界四洲,下至無間地獄。生活在欲界的眾生,即所謂五趣——天趣、人趣、畜生趣、餓鬼趣,地獄趣。五趣即是五道,如果再加上阿修羅道,就成為六道了。 頌文第二句「眼耳鼻三二地居」,所謂二地,是指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及色界的雜生喜樂地。雜生喜樂地的範圍,初禪三天皆屬之。欲界有段食,除眼、耳、身三識外,尚須以鼻識嗅香,以舌識嘗味,所以五識俱全;若至色界初禪天的離生喜樂地,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鼻舌兩識無用,故只有眼、耳、身三識,所以稱眼、耳、身三識「二地居」,居是止的意思,眼、耳、身三識,亦只以初禪天為止,若到二禪天的定生喜樂地,其靜慮之心,專注於第六識間,前五識都不現起(此界眾生化生,有微妙色身,為莊嚴身相,五根完整,唯不起用。)所以欲界眾生,八識具備; 色界初禪的離生喜樂地,前五識的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只有八識中的六識;到二禪天,眼、耳、身三識亦不起用、、、、 五、相應: 心王生起,必有心所與之下相應,而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它們的名稱是: 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兩個中隨煩惱心所,八個大隨煩惱心所,還有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三個心所。 遍行心所,是遍及於一切心、一切時、一切性、一切地,所以是必然生起的,前五識與五俱意識同起,而與意識相應的五別境心所,亦導引前五識對所緣之境、發起希望、決定、明記、專注、和抉擇的作用。前五識既然通於三性,所以有時與善性相應,故十一個善心所全俱; 有時與不善相應,所以根本煩惱中貪、嗔、癡,中隨煩惱的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全部,亦參與前五識的活動。 二 次頌詮釋 前五識頌的次頌,有兩個主題,一者是依緣,二者是業用,我們且看頌文: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以上頌文,前兩句說的是五識的依緣,後兩句說的是五識的體用,分述如下: 一、依緣:五識依於五根生起,隨根立名,根名眼、耳、,鼻、舌、身五根,識亦名眼、耳、鼻、舌、身五識,而根有兩種,一者外根,一者內根。外根不能生識,生識的是內根。外根又名扶根塵,就是我人視覺可見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 <楞嚴經> 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類。」此稱為扶根塵者,以其為扶持內根的塵法。內根又名淨色根,亦稱為勝義根。佛經上說,內根為清淨四大所成,質淨而細,猶如琉璃,肉眼不可見,唯佛眼天眼可見之。不過若以現代科學知識來看,內根就是五種感覺器官的神經纖維,和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五種感覺器官生起五感覺 (識) ,而由第六識瞭解分別。 心識生起,必仗因托緣,生識之緣共有九種,而各識全缺則不相同,此已在第六講中敘述。眼識生起須九緣具足,此處再加以說明如下: 1、根緣: 眼識以眼根生起的助緣,如眼根損壞,則眼識不能生起。 2、境緣: 眼識以色境為所緣緣,無境不能生識。此即心法四緣之一。 3、空緣: 眼識是離中取境,識與境之間必須保持距離 (空間) ,否則識不生起。 4、明緣: 眼識生起須以光明為助緣,否則不能了別。 5、作意緣: 眼識了境,須以作意力為助緣,若無作意力,則視而不見。 6、種子緣: 種子為眼識生起的親因緣,此為四緣中的第一種緣。 7、分別依緣: 第六識的作用是瞭解分別,故眼識以第六識為分別依緣。 8、染淨依緣: 第七識是意識之根,其染淨亦影響前五識,故眼識以此為染淨依。 9、根本依緣: 根本識是第八識,此識是諸識根本,故眼識以此為根本依。 二、業用: 頌文「合三離二觀塵世」句,指前五識之於境界,鼻、舌、身三識是合中取境,而眼、耳二識是離中取境。 觀塵世三字,塵是五塵,亦稱五境,即是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界。塵有染汙的意思,以其能染汙我人的心識,故稱五塵。五塵是五根所照,為五識所緣。五識緣塵世之境,由於具緣多少的不同,就有了識取境合離的不同。如眼識生起要九緣,耳識不需要光明,只須七緣,這二者都是離中取境。鼻、舌、身三識取境時,必須根、境相合,識□發生作用,這三者是合中取境。 [愚者難分識與根」 一句,愚者、指當時的一部分二乘行者,因為分辨不出根與識的作用,就出現了一部分「根見家], 以為了境者是根;另一部分識見家,主張了境者是識。當時為了「根見」、「識見」,曾引發過一陣諍論。根見識見,看起來是小問題,但這牽涉到哲學上「唯心」、「唯物」,就成為根本上的大問題了。 三 末頌詮釋 前五識頌的第三頌,是頌前五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由有漏的前五識,轉成無漏的成所作智。頌文全文是: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三個主題,即是智力、轉依、果德,茲分述如下: 一、智力:修唯識行,在資糧位,歷經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階上,廣修六度萬行,儲備福慧資糧,圓滿順解脫分的善根。進而於加行位,修四尋思觀,得四如實智,此智又名加行智,由此更勇猛精進,至通達位,入十地的初地歡喜地 (極喜地) ,至此遠離遍計所執的能取所取,亦即是證得所取之境空,能觀之智空,證此二空之智,無能緣所緣之差別,名無分別智,亦稱根本根,根本智是直契真如之智。由證得根本智後,再起分別一切差別相的智慧,此稱分別智,亦稱後得智。見道位的菩薩,就是以此根本、後得二智,緣真俗二境。根本智挾帶本質,沒有相分,心無分別,亦沒有見分; 而後得智托質變相,似有相分,起認識 (分別) 作用,似有見分,即緣真如,亦不親證,只能變我空的影像而審觀之,這就是[變相觀空唯得」。 這後得智,在因、果二位都能證得。不過前五識與第八識,是聯帶相生的,因為五根是第八識所緣的相分,而五識是依五根而生起活動,所以在第八識未轉識成智前,前五識不能單獨轉識成智,必須到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時,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同時轉為成所作智。此即所謂:「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但已轉為成所作智的前五識,在佛果位中仍不能親契真如,何以故呢?當知五識依五根而起,緣現量、性境,但它只能觀察諸法的事相,不能體悟諸法的理性。在因中如此,在果上亦是如此,所以說它「果中猶自不詮真」。詮,在此處作[證得」講。 二、轉依: 第三句頌文:「圓明初發成無漏」,此是指第八識轉為大圓鏡初一剎那,前五識也同時轉為無漏的成所作智。因為前五識是依五根而現起,而五根又是第八所變的相分。在能變現的第八識未轉成無漏以前,其所變現的五根相分,當然不可能先變為無漏。所以必須在第八識圓明初發,五根五識才能轉成無漏。至此,與前五識相應的根本煩惱貪、嗔、癡,大八隨煩惱,中二隨煩惱盡皆捨除,即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善法十一心所,也都轉成無漏了。 三、果德: 五識轉為無漏,其所應作的自利事業——所應斷應修的,皆已成辦,所以名為成所作智。至此,要進一步成辦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業,這是果地的成所作智。為適應淨穢國土中眾生機宜需要,如來作三類分身,為三界九地、四生六道的眾生,息其生死輪迥之苦也。三類分身是: 1、為適應大乘四加行位菩薩的機宜,示現千丈盧舍那身,宣說地上的十波羅密,令其依法修行,息其變易生死的苦輪。 2、為適應二乘及凡夫的機宜,示現丈六小化身,為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令其依四諦法修行,息其分段生死的法苦輪。 3、為適應各類不同的機宜,示現種種化身,隨宜說法,令其離苦得樂。如來慈悲,憐愍眾生備受眾苦,運用方便,化三類分身,為不同的眾生,說不同的教法,使得息諸苦輪也。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前五識境、量、性、界等總表: ┌——境——性境├——量——現量├——三性——通善惡無記三性├——界地——眼、耳、身三識通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離生喜樂地│ 鼻、舌二識唯通五趣雜居地前五識—┼——相應心所——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三 (貪、嗔、癡) │ 、中隨煩惱二、大隨煩惱八├——依緣——眼識九緣、耳識八緣、鼻、舌、身三識七緣├——業用——眼、耳二識之離中取境,鼻、舌、身三識合中取境├——斷惑——第八識轉識成智時,根成無漏,前五識亦轉為成所作智└——果用——分為三類化身,教化眾生,永息苦輪。 
120x90_buddhawaynet.gif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