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風;又因曹山下無傳,傳宗者是洞山下的道膺.
曹洞下繼之者為洞山下雲居膺,膺傳同安丕,丕傳全峰志,志下粱山觀,觀下太陽玄,皆甚孤寂.玄老恐失傳,乃將霞洞法統託浮山遠,遠代為傳之投子青,青傳芙蓉楷,楷傳丹霞淳,淳傳真歇了與弘智覺,至是洞宗大盛.後曹洞宗時盛時衰,時有消長.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示徒眾曰:『若也單刀趣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此為其說法之要旨.仰山嘗問道:『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大好燈籠』.仰山曰:『莫只這個便是麼』?師曰:『這箇是什麼』?仰山曰:『大好燈籠』.師 曰:『果然不識』.有一次師對仰山道:『寂子速道!莫入陰界』!仰山曰:『慧寂信亦不立』.師曰:『子信了不立,不信不立』?仰山道:『只是慧寂,更信阿 誰』!此種溈仰的問答,便為溈仰宗風.師將入滅時謂眾曰:『老僧百年後,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左脅書五字雲:「溈山僧某甲」.此時喚作溈山僧,又是水牯 牛,喚作水牯牛,又是溈山僧,到底喚作什麼即得』?遂留下「溈山水牯牛」的公案.
與溈山等同輩的,還有趙州從諗禪師.一天,有學人來親近他,他問 道:『來過未』?新到的學人說:『沒有來過』.他便說:『 吃茶去』.接著又有人上來,他同樣地問道:『來過未』?來者說:『已來過』.他也說:『吃茶去』.院主聽了乃議論道:『和尚為什麼未來過的教吃茶去,見了 已來過的也是教吃茶去』?於是趙州便呼雲:『院主』!院主答應了,也同樣地說:『吃茶去』!這就是所謂「趙州茶」的公案.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測其玄旨.師曰:『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山頂坐,深深海底行……』.李翱受了藥山開示,作復性書,兆宋儒理學之端.
百 丈,道悟,藥山同時的,還有南泉普願禪師斬貓等出格奇事.有一晚,同在月下徘徊,馬祖問道;『正恁麼時如何』?西堂藏答正好供養,百丈答正好修正,南泉聞 之拂袖而去.馬祖當即雲:『教歸藏,禪歸海,唯普願獨超象外』.後來師說法南泉,徒眾有從諗等數百人.一天東西兩堂爭貓,師捉著了,便持刀向眾說:『道得 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卻也』.眾僧無對,他把那貓兒斬了.後來趙州自外面回來.師即將前語告之,趙州乃將鞋子脫下,頂在頭上走出去,師便道:當時你若 在,貓就可以救得了.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師出來,剛要往座上坐,乃發現座上有個「佛」字,於是突然縮身恐怖(這是真的 恐怖),四祖便說:『你也還有這個在嗎』?因此一言,法融禪師頓把平日修學的放下,進受四祖法要,承了心傳,別開牛頭山一支,一直傳了六世,分傳的有八十 餘人.四祖的嫡嗣是弘忍,弘忍就是五祖,也就是那個無姓小孩.後來在黃梅東山即五祖山,成立了東山禪風,座下常數百人.因為那時多嚮慕他是達摩的正統,所 以求法者多到他那�去修學.
弘忍常勸人誦金剛經;廣東新州賣柴養母的盧慧能,因聽人誦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忽有領悟,遂安頓其母,至 黃梅參五祖.五祖問他從什麼地方來?來此何事?他說:『從嶺南來,唯求作佛』.五祖說:『嶺南人無佛性』.他說:『人即有南北,佛性豈然』!五祖便知道他 是個利根人,便叫他槽廠去做舂米工作.過了八個月,五祖叫門下的人,各作一首表現心得的偈子,得旨者便傳衣法.當時大家都推重首座神秀,秀乃作了一偈,書 之於壁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見了這個偈子,知道是神秀作的,便讚歎道:『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並令門下人 都誦念此偈.盧行者在碓坊�,聽見大家每夜念著這麼一個偈子,便不自禁地問他的同學們說:『你們念的是什麼』?同學們便說:『你不知道嗎?祖師為要傳法, 所以教大家各述一偈,我們念的就是秀上座作的;祖師說這首偈甚好,所以叫我們大家都誦念』.行者說:『請你再念一遍給我聽聽』!這位同學就念給他聽.他聽 了之後說:『美則美矣,了則未了』!這位同學便責備他:『庸流何知?勿說狂言』!行者不與爭論,也和作一偈.到了晚上,他便請一個識字的,書於神秀偈旁: 「菩提本無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見了這一偈,乃以袖拂去雲:『亦未見性』!可是他跟著就到碓坊�,密示盧行者,於夜�三更天到 丈室�去受法.行者知道了五祖的密意,所以就在這天夜�去見五祖.五祖再為說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慧能徹悟自性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本來 清淨能生萬法.五祖乃付衣並法偈雲:「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復無種,無性亦無生」.傳法已,五祖誡六祖,從此以後,「衣」止不傳.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保誌同時的,還有一位傅翕,即平常所說的傅大士是.據傳燈錄所載,他住在現 在的浙江義烏地方,自謂已得首楞嚴三昧,七佛相隨,釋迦在前,維摩在後.梁武帝曾請他進京講金剛經,他上座將撫尺一揮就下了座,圍繞在座前座後的聽眾,簡 直莫明其妙.誌公謂帝:此大士講經竟!從他這種說法的舉動看來,他雖不屬達摩的傳統,但與後來的宗門禪是作風一致的.如他有頌雲:「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 起,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如此之類的頌文,還多得很,如雲:「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在普通的常識都是講不通的,但 他內面含有無限的深意在!他是宣示自證境界,非虛妄分別之言語思維可了知.
又作心王銘雲:「觀心空王,玄妙難測!……水中鹽味,色�膠青,決定是 有,不見其形.六門出入,隨物應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了本識心,識心即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這銘文更顯然為悟心成佛禪.相傳他是彌勒應化. 還有在中國應化的彌勒,即李唐後奉化布袋和尚.他也有很多的詩和偈,有一偈雲:「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此 頌也與傅大士心王銘一貫.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沮渠京聲,又譯有佛大先的禪秘要治病法.此類佛典,大致相近,所以歸納在一起 但亦有小異,以五門重在念佛禪,而羅什之佛法要略則重於實相禪,五門禪法序說:「三業之興,禪智為要:禪無智無以深其寂,智無禪無以寂其照」.此為當時修 禪之要旨,即後來實相禪與宗門禪所謂「即寂而照,即照而寂」,亦仍不出此幾句要言.
當時有玄高從佛陀禪師學──佛陀或雲即佛陀扇多,或雲即佛陀跋 陀羅──,禪功甚高,為佛陀禪師所印證,歎為希有,深得時主之敬信,其所現之神用頗多.覺賢雖從事翻釋,以弘禪法為主.魏孝文帝崇敬佛陀扇多,造少林寺授 徒修禪,還有曇摩耶舍亦在江陵大弘禪業.僧稠從佛陀弟子道房習禪,其禪境為少林寺佛陀祖師讚為蔥嶺以東修禪第一.當時的國王,曾要求僧稠禪師顯神通,稠答 以佛法不許.王苦求之,乃以袈裟置地,王令多人取之不動,稠命一侍者毫不費力地持去.其後粱武帝奉佛舍道,道士陸修靜率眾去北齊,要求國王許與僧徒比驗, 究看若真若假,設佛教無能即請奉道.爰集所有僧道,而道士有符咒功能者,盡將所有和尚之袈裟飯缽騰上空中,僧咸驚慌.時眾中有僧稠禪師之弟子曇顯,出其師 用之袈裟,令道士咒之無能動者,如是道士之術失靈,王仍信佛,可見僧稠禪力之偉大.當僧稠時帝王欲專從禪法,盡廢經律,僧稠以禪律相通諫之乃免,彌見當時 禪法有驚人發展.此為禪宗以前之禪的第二階段.(弘悲記)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很大的轉變可能性,由眾生可以轉變成佛.
眾生既有成佛的可能性,即 有「佛性」.此佛性可分為三種: 一,眾生與佛的共同性,即理佛性.二,隱密佛性,是就因緣生法上建立的.因緣生法,都是分別假立的名相,同時又有靈活轉變的心識.意思說,眾生雖然雜染, 而清淨的佛性,卻隱密地藏在其中.此隱密的佛性,或名如來藏.三,事佛性,即在事用上有種種的功能,可能令眾生轉化而成佛.這是著重在可能性上講,可能性 即如唯識論講的第八阿賴耶識中含藏有解脫生死趣向涅槃的佛性種子,這種子的功能,就是事佛性.此佛性是心佛眾生三法中的心法.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aixu_151_of_260.jpg
第一章 佛學大綱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槃之樂.依著四念處,四正勤以至八正道的基本道路,而去實踐進修, 不求人天果報,唯一目的,求證出世涅槃.教中所說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三乘共法的標準,使三乘人了脫生死諸苦,證得涅槃寂靜. 所謂共法者,以三乘雖有差殊,而這三法印是三乘所共遵以斷煩惱了生死的.這三乘共法,較前高了一級,以他們首先遠離了有漏流轉法,此則不共人天,為希人天 樂果者之所不能及.因為人天有情,對於世間業果,尚有所希求的原故.
第三級大乘特法 這是菩薩所特有的,不共於人天二乘的.此大乘佛法,以大悲菩提心,法空般若智,遍學一切法門,普渡一切眾生,嚴淨無量國土,求成無上佛果,為其唯一的誓 願,唯一的事業.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土;「教」就是「密」教而為當時所流行的,如早晨上殿念楞嚴大悲十小咒,晚間施食念蒙山及放燄口等。然皆可為教下所攝,故全部佛法,即宗下教下也。離語言文字,離心意識相,離一切境界分別,去參究而求自悟自證者謂之宗;由語言文字建立,而可講解行持者謂之教。以宗下教下說明一切佛法,是我初期對佛法的系統思想。這期的思想略見遺留在佛教月報。
乙 第二期的略述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