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四如意足──欲、念、進、慧。
丁、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此五者根力均各具)。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第三節 離貪愛為根本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質上空寂之體性,與精神上真實之體性,則屬一心真如。了證此義,本屬大乘事,而非小乘智之所及,因論及此故並列之。
又色心二法並舉,則世間一切法皆破矣。下表均同。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得有所歸宿。大亂之源,庶有豸乎!
二、釀造世界新文化於佛法的需要 在昔世界文化為三大系:其一曰印度文化,其二曰中國文化,其三曰希臘文化。然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於我國宋明時代已有融洽之點,遂成為東亞文化(東亞諸國如日本等之文化均由中國而輸入故),吾國三教同化由宋明來已然也。希臘文化;則演成今日之歐西文化。故以現在世界文化而言,可稱為東亞與西歐二者。然於二者之間,其可以圓攝長宙軌範寰球者誰歟?試觀歐西文化:所重者競爭,教之與教、學之與學、畛域妄分、門戶各立,甲說初出、乙必起而反對之,丙事調停、丁又從而打銷之(此歐西哲學家所自言者),是非蜂起、莫知所衷;以故人與人爭,國與國戰,而釀成今世界之大亂。以言文化,僅物質上呈一時之美觀,究其實、則歐洲一隅尚不足以自相維繫,其於世界可知矣。返觀東亞文化:教有宗本,學有傳統,人我之相不立,水火之見不生,佛言平等、儒尚禮讓、道取清靜,雖所見有通局淺深、而均欲會歸其極,故能水乳交融,翕然成化。其力足以建立世界唯一之統一大國,維持數千年於不墜,遠近鄰邦無不同化(以上均就文化言非就統治權言),廣博宏大莫可與倫,誠足以表率人群,模範世界而無遺憾。或疑歐化東漸,弱點已形,如上所言似近誇誕,不知此由大道未彰國運暫替,譬如士子未第每見凌於鄉曲惡少,何足介也。然所言東亞文化其中有不可不知者,雖三教有其通貫之處,而老莊道義語焉未詳,孔子注重世法不言性與天道,第一義諦含而未吐,皆未足以饜世人求「達到最高真理之目的」之心。唯佛法微妙無上,義深文博,學術兼備,實體緣起莫不究極,是則釀造世界新文化,有倡明佛學之必要也審矣。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章 佛法的自利利他觀
就上章第五節所言,成就圓滿的人格而知佛法之自利,應化無邊的世界眾生而知佛法之利他。但佛法所稱之利非如世間「對待的」「比較的」之利,蓋謂利他即真正利他,自利即真正自利。利者,謂由一種方法行為能得到一種「離去苦惱成就安樂」之效果的代名詞也。世間一切法不能究竟離苦得究竟樂,唯佛法能究竟離苦得究竟樂,故唯佛法能真正自利利他。餘法離苦而非究竟,若是比較的離苦得樂而非究竟,是對待的得樂,非真正之利也。試就世間餘一切法觀之: 就本表觀之,知世間可稱為利者已括盡無餘,其要不出名利恭敬,而皆佛法之所應棄者,以其為依識而起之妄法也。試舉其顯明者言之,如財固可以為利,而財之大者莫如帝國主義據全球而統治之,究其實則財無論大小皆屬於前六識之我所有法,有時而盡,非究竟也。其餘均可比例而觀 茲釋佛法於世間法之擇滅修治成就:觀前表知世法依識而起,觀本表知佛法轉識成智而契證一真如法界。八識既轉,則依識而起之妄法(世間一切)自歸擇滅,妄法既滅乃為究竟離苦,證一真如法界而成就四智乃為究竟得樂: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火已非實,若人心無差別火亦妄有,何有於環!如謂本空應無所現,則更以夢境徵之:人在夢中知有夢中之世而不知有覺時之世,然覺時之所謂宇宙萬有者夢中亦應有盡有,即覺時所不能見不能有者夢中且無所不有,當其夢也,種種境界無一非實,其夢愈深其執愈甚而其實境亦愈顯;夫此實境者、隨心現於夢時者也,世間者(宇宙萬有)、隨心現於覺時之實境也。要而言之連續相耳和合相耳。將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眾生不知執以為實,不亦惑乎。夫世間之義如此,而眾生之心如彼,今之為說將持此如幻如幻之境歷歷而道之歟?是使聞者執著轉深也,故曰實無範圍可言。然既為之說矣,烏得無說?說之之道,亦惟就眾生心應所知量以示之。別為二種如下:
甲、普遍的世界眾生觀 世界無邊,眾生無盡。今且就釋迦牟尼佛化土之娑婆世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節 佛乘的乘 .......147純正的佛法 .......148
第一章 純正佛法的分類 .......148第二章 小乘 .......148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大乘道者,本不限在家出家。然其最初求悟入時事同,既悟入則出家者當修沙門行,具無漏戒定慧功德;在家者隨其出處之地位,修己利人,行菩薩道。要之,在家當自行教人興崇十善福,出家當自行教人修證二空慧,壹以真覺大悲為本,則此皆是大乘之方便行門也。──是謂略說大乘要義。
四 小乘與大乘之關係問曰:然則小乘亦是大乘方便行耶?答曰:如是!人乘天乘為利生法,聲聞乘獨覺乘為出世法;用利生法依福善捨罪惡,用出世法依空慧捨福善,一切捨則一切不生,大乘自體相用斯圓顯矣。未悟入大乘而信佛學佛,具修人天聲聞獨覺乘法,則為假名菩薩權乘,即天臺所判藏教通教及別教地前之菩薩也。抑小乘法,一一針對為入大乘而設:生不了其所始,死不了其所終(此非得夙命智可了,若阿羅漢能知八萬大劫死此生彼之事,然八萬大劫初生何所始,八萬大劫後,又死何所終,仍不能了),非最切之無明苦耶?故修佛法者,皆從此發心,從此懷疑,從此參究,忽離妄念觸證真心,則悟一切諸法皆涅槃相,一切眾生皆菩提相。情不能入,緣莫能到,本無所欣,為何所厭!故曰了生死苦,發菩提心。情愛因乎執我,執我則雖行慈悲而終有我相為礙(孔耶等諸人天教所行者不能出此),如慈母之愛子,以子由我勞苦而得,復有期望孝養我念,亦因我愛而起。故非離貪愛而證無生我,不成平等大慈同體大悲;而滅盡生死煩惱,則正令離繫自由得起無邊方便解脫行也。唯小乘人由初不覺,依妄想觀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生厭,乃但趣取滅盡,違背圓通,不知觀苦是佛令發志求道方便耳。然有大善知識,則對於出家求道者,正可為說小乘令依修入,既修入則一轉即得成佛菩薩。故法華會上一切聲聞無不授記成佛,蓋小乘正是入大乘之方便行,小乘究竟之涅槃即大乘方便淨涅槃也。顧後代人師,既不能令人信奉如佛,又不能保其現身得成阿羅漢,則無甯先令悟大乘心耳。唯小乘正是入大乘方便,是以「無生死可出無涅槃可證」等言,非未入大乘貪玩生死之凡夫可得執著;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說,亦非誇妄之徒可得自擬。故大涅槃經中,佛對諸小果人則說常樂我淨,而對諸外道人還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蓋外道未度脫生死煩惱,則依其生死妄想心計度貪著常樂我淨,反引發塵勞增益其苦惱,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也。五 佛法與人世之關係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然以因緣方便,佛法隨宜如理而說,轉緣多勢,開合無定,今略說為大乘、小乘。有法能運眾生,度脫無常苦空不淨,得至常樂真淨,故名曰乘。
二 小乘問曰:其小乘法如何?答曰:了生死為因,離貪愛為根本,滅盡為究竟。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虛大師全書 第一編佛法總學 概論 | 二 佛理要略 Page 24 of 260 丙 近明六道業果──惡止善行
無因邪因既破,則可知佛法所說六道三界業果,真實不虛。由造福業、非福業、不動業,故感愛、非愛等果。福業者即十善業,非福業者即十惡業,此復各有上中下品。惡業感地獄等果,善業感人天等果。若於此六道、三界業果能確信不疑,自能惡止、善行。由修向上增進心故,惡止善行而感殊勝之果,此不但佛法如是,即世間聖賢亦如是。吾人不欲為聖為賢則巳,若欲為聖為賢,必須有向上增進心而止惡行善也。

buddhaway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